患者64岁,约8年前左手开始颤抖,当时不是很严重,也不影响生活,只是短暂的抖一下,过一阵子就没事,所以就没在意。退休以后手抖的情况就开始加重了,当时怀疑是帕金森病,去当地医院就诊,医生开了美多芭,半个月后无效,停药。后又多次就诊,医生换了泰舒达等药物,一段时间后仍然无效。后来被当做帕金森综合征治疗,服用过甲钴胺片和盐酸苯海索,依旧无效。这几年患者左手依然颤抖,且时常焦虑不安,烦躁,一点小事就爱发脾气,面色萎黄,睡眠差,多梦。平常休息时手比较正常,就是拿东西的时候手抖的厉害,根本拿不稳。而且喝酒后颤抖的症状有所缓解。医生检查后确定患者走路的姿势、说话等均正常,只是左手震颤。医生怀疑可能是特发性震颤。
其实很多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都会有震颤的表现,特别是60岁以上的患者,比较多见的是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综合征。因此,64岁的患者出现手抖,很容易被认为是帕金森病或者帕金森综合征,但并不是所有的震颤都是这两个病导致的。其实,有一种比帕金森病更为常见、发病率更高的疾病,也会导致震颤,就是特发性震颤(也称为原发性震颤)。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,主要为手、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。一般在注意力集中、精神紧张、拿东西或者写字时加重,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,次日加重。而且特发性震颤患者一般都有家族史,父亲或母亲中一方有特发性震颤,后代就可能遗传到这个病。
关于特发性震颤的治疗,虽然西医有一些常用的药物可以控制症状,但就是作用时间短,效果不持久,需要终身治疗,治标不治本。长期服用还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。中医则把特发性震颤归入“颤证”范畴,其病机多为肝肾阴精亏虚,阴不制阳,以至肝风内动,筋脉失养,不能任持自主,随风而动,牵动肢体及头颈颤抖摇动。治疗上以百草熄风饮为主要治疗方法。该方药救治了众多特发性震颤患者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
按患者中老年,久病脾虚,肝肾渐衰,阴液枯竭,不能濡养筋脉、肌肉,以致风从内生,肢体震颤;运化无力,湿邪蕴结,则表现为面色萎黄。故以中药百草熄风饮健脾养心为主,顾护后天,以生气血,荣四末;疏肝补肾,滋阴熄风为辅,以生阴液,养清窍。30剂为一疗程,每日1剂,水煎取汁300mL,分2次服。经治疗1个疗程左手颤动有所缓解,但不明显,眠差易醒,醒后较难入眠,舌体瘦,苔黄,少津。守上方,加枸杞子、山萸肉等适量,煎服法同前继服2疗程。患者自觉手抖症状减轻许多,以上方随症加减再治2疗程,纳食正常,睡眠改善,手抖明显减轻。守上方,续服2疗程手抖震颤基本消失。治疗微信vip26674、电话15965351201